首页 > 365bet备用网站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11月9日在365bet备用网站_365bet开户在线_office365怎么登陆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黄泽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主基调,按照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做大做靓宜居宜游的总体要求,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统筹推进“四市”建设,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投资强劲、质量趋高的良好态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288亿元,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亿元,增长4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增长18%。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30亿元和12.12亿元,增长20%和1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980元,达到143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43元,达到7310元。
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宜居宜游的优势进一步彰显。强化生态的基础性地位,全市整体列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范围,成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唯一的试点市。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扎实推进; “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保护、湿地修复与治理、退牧还草、草原生态奖补等工程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进一步显现。拓宽生态经济实现路径,特色农产品加工、新型工业、特色旅游业强力推进,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生态城市、绿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三大支撑体系日益完善,宜居宜游的特色优势逐步凸显,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增长14%,创历年来最好水平,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7.7∶36.5∶35.8,生态经济活力明显增强。《365bet备用网站_365bet开户在线_office365怎么登陆宜居宜游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张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等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3个规划通过省上评审,宜居宜游的建设方向、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更加明确有力。
(二)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始终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开工建设各类项目563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0项,市列重点项目27项。市级领导联系的宜居宜游、循环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等21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项有效落实。争取到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39项1270兆瓦,开工建设23项,建成2项,并网发电1项。花草滩、长山子等煤矿开发进展顺利,18个煤矿资源整合项目核准批复。与印尼力宝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引入世界500强企业方面取得突破。华电、神威药业、黄河矿业、恒基伟业等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张掖,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中坚力量。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1项,总投资743.7亿元,开工建设107项,落实到位资金98.1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李桥水库应急除险工程顺利实施,瓷窑口、柳家坝等8座病险水库,黑河草滩庄大型水闸除险加固、隆畅河河道治理等工程全面完工,梨园河、海潮坝等中型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中央小型农田水利、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甘祁公路开工建设,张肃公路完成改拓建任务,建成农村公路773公里,公路建设里程达1000公里。张掖机场航班航线进一步优化,客源稳步增长,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电网、通讯、信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三)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94.9万亩,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131万吨。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持续扩大,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四化”示范基地10.7万亩,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02.5万亩,新建种子生产线25条,以龙头企业培育、土地流转、市场秩序整顿为重点的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高原夏菜、设施葡萄、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规模效益同步提升,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推广水平不断提升,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8%。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8个,整理土地7.5万亩,新增耕地1.9万亩,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80万亩以上。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各类项目97项,联栋智能温室等重点项目全面建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培训农村劳动力6.3万人,输转劳动力27.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加快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流转土地65.7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83个。集体林权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新增高效节水面积5万亩,建成节水示范基地15个。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积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办实事5581件,化解矛盾纠纷1.5万起。发放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9.9亿元。实施移民安置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等扶贫项目87项,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年初确定的80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75项,预计年底建成43项。上海航天20兆瓦光伏发电、平山湖49.5兆瓦风力发电等10个项目已经建成。山东中能肃南50兆瓦光伏发电等23个新能源项目,甘肃博峰肥牛10万头肉牛屠宰、民乐神威药业1万吨中药材饮片加工等16个投资上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9%。积极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推荐上报“银政投”融资项目25个,实施中小企业扶持项目24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发展到45户。黑河水电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张掖、高台工业园区晋升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工业园区新落户企业60家,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帮助企业在逆势中应对市场、提升效益,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6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亿元,同比增长1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
(五)强力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第三产业增速加快。大力培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大湖湾旅游文化产业园等28个重点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等3个4A级景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丹霞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沙漠体育公园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内首家国家级沙漠体育公园,肃南县祁连玉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探索实施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优质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开发项目经营权转让招商工作。在央视、《读者》、《国家地理》等主流媒体和杂志播发、刊登张掖旅游宣传广告,《黑河分水十年》专题节目在央视连续播出。成功举办第三届绿洲论坛、第二届“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国露营大会、中国第二届裕固族民族风情节暨祁连玉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重大节会和“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张掖段、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民乐站、高台丝绸之路汽车越野拉力赛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丰富了旅游产品,扩大了对外影响。预计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大佛寺申遗取得新的进展,市级“三馆”、张掖剧院建设项目加快实施,七一剧团转企改制、文化行政主体合并和广电系统局台管办分离、台网机构分离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中国张掖网、张掖新闻综合广播开通开播,农村卫星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工建设16个体育惠民、健身工程,市第三届运动会暨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成功举办。滨河新区物流城等19个重点商流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扎实推进。交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兴起,第三产业提速增效,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乡面貌发生显着变化。滨河新区建设速度加快,“1+5”生态城市框架不断完善。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快速推进,湿地博物馆竣工,马文化产业园、飞禽保护区、湿地观光航道及流泉养生馆、祁连山山地滑雪场开工建设。张掖宾馆完成投资4亿元,部分设施投入使用。临泽大沙河综合治理、高台大湖湾生态新区建设取得显着成效,民乐城北新区、山丹城西新区、肃南裕固族风情街建设高标准推进,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20.4平方公里,宜居宜游的基础更加坚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改拓建城镇道路33条70公里,新改建城区供水管网103公里。市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投入使用,新增供热负荷120万平方米。五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基本完工,市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和污泥处置项目立项实施。市区天然气利用工程投入运行,临泽天然气输配工程启动实施。全面完成山丹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6个“三农”综合试验示范乡镇和58个新农村“四化”示范村建设各具特色,24个乡镇、96个村的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全面完成,富有张掖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集中财力为群众办实事,省上承诺的29件和市上承诺的12件实事全面落实。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85亿元完成学前教育、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120个。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录取率95.1%,居全省首位,本科录取率超过50%。教育改革和管理创新深入推进,违规招生、争抢生源、有偿家教等问题有效治理。院地院企科技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2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和科技特派员到基层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医院医疗综合大楼、临床全科医师培养基地、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重大医疗卫生项目进度加快,高台、临泽、肃南3县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6个乡镇卫生院、80个村卫生室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9.14%,财政补助标准由200元提高到240元,参合农民住院政策内报销比例达75.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14.82个点。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投入就业专项资金8165.5万元,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深入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就业率达85%以上。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参保率达到95%。城市月低保标准由230元提高到266元,农村年低保标准由1096元提高到1488元。市县两级财政筹资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增加了工资。省级区域救灾物资储备库、公众大型避难场所等17个防灾减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176套22万平方米,为11819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30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2.26万户。双拥共建、外事侨务、机构编制、扶贫助残、审计统计、工商物价、地震应急、老龄妇幼、人防气象、史志档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明显进步。
(八)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机关“效能风暴”行动,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精简、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96项,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办事效率不断提高。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7条、政协提案150件,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落实挂项承诺、定期通报、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对全局性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晒成绩单、晾排行榜,政府工作执行力不断提高。深入推进平安张掖建设,加强社会综合管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面推行“3+X”和谐调解法,着力解决信访矛盾纠纷。加快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规范市场秩序,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在外部大环境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张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和进步实属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运筹帷幄、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张掖各项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中央和省属驻张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驻张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更为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新上重大项目少,投资绝对增量小,特别是产业性重大项目接续不足;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受国际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价格下跌、销售不畅等因素影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骨干财源乏力,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自主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能力依然较弱;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干部思想观念、创新意识、服务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关于2013年政府工作
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3341”项目工程和“八个一”战略构想,牢牢把握率先转型跨越的主基调,全力打造宜居宜游产业,继续强化基础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项目建设,更加注重开放开发、民生改善和安全安定,努力开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打造宜居宜游,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集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要素于一体的宜居宜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转型。
1.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创造宜居宜游的优良环境。抢抓省委、省政府打造生态战略平台的历史机遇,增强助力打造平台、充分运用平台的意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工作。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黑河水资源保护为重点,积极争取荒漠生态补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政策,扎实开展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防护林、中央财政补贴造林、重点公益林工程建设,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全力争取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体系工程张掖基地建设项目。办好第四届绿洲论坛。完成《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核批复,积极申报张掖黑河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推动生态持续好转,为宜居宜游创造良好环境。
2.加强精品景区建设,奠定宜居宜游的坚实基础。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张掖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中国张掖暑天休闲度假城建设规划》,做好重点景区景点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规编制。加快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平山湖地质公园、5星级张掖宾馆、张掖自驾游基地、国家湿地公园观光航道、马文化产业园、飞禽保护区、流泉养生馆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创建大佛寺、焉支山5A级旅游景区,确保3家以上景区建成4A级景区。丰富拓展“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祁连山山地滑雪等旅游产品,提升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宜居宜游的质量效益。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进程,加大旅游接待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星级宾馆、饭店创建工作,启动实施旅游公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采取有偿代理和招徕游客奖励等方式,鼓励发展旅游包机和专列,开辟张掖机场新的航线航班。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督查整治专项行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6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
4.加强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宜居宜游的持久动力。把绿色农业、生态工业、通道经济发展作为聚集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产业支撑,推动各类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宜居,促进生态与经济、城市与农村、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增强宜居宜游的持久动力。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首要任务,用重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521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
1.提升项目谋划水平。坚持环保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好省上着力打造的三大战略平台,围绕宜居宜游谋划大项目,争取立项开工建设丝绸之路古城邦、张掖游客集散中心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拓展宜居宜游发展空间。围绕城市建设谋划好项目,按照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品位的要求,论证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围绕工业发展谋划高水平项目,在继续加快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及煤炭开发、铁合金制造等重大项目争引建设进度的同时,发挥张掖区位、土地、交通等方面的明显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化导向,谋划制造业以及高科技等产业项目,增强生态工业发展的后劲。
2.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把项目争取的数量和成效作为检验各县区、各部门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靠实项目工作责任,凡列入市级争取的重大项目,做到项目到部门、责任到干部,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有奖惩。对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光伏发电上网路条、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火电二期、6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等重大骨干项目,明确时限要求,部门牵头,盯人蹲守,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强化对项目争取工作的考核,不仅看总量,而且看增量;不仅纵向比增长,而且在全省看份额,通过扎实有效的项目争取工作,为转型跨越增添动力。
3.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实施临泽生态文明新村建设、高台国家级高效节水示范、世行贷款建设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等71项农业及生态建设项目,高台正泰100兆瓦光伏发电、火电厂热电联产等117项工业能源项目,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二期工程等89项社会事业项目,全年建成项目370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项。继续抓好高台高崖子滩光伏产业园等153项续建项目,开工建设黑河流域中游湿地恢复与治理二期工程、香港保利协鑫民乐30兆瓦光伏发电等368项重大项目。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三农”服务水平
强化政策、科技、装备、基础设施等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1.强力推进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和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研发体系建设、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土地整治及基础设施配套、龙头企业引进等6大类97项重点工作,力争完成投资6.56亿元。加快示范区5000平方米展示及育苗中心和寒旱区遥感试验场后续工程建设,确保研发中心建成使用、科技馆布展工作全面完成,建成高效节水试验田4000亩。争取实施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农作物制种大市大县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奖补政策,稳步推进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四化”示范基地10万亩,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减少玉米制种企业16家,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围绕玉米秸秆转化、玉米芯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玉米制种的完整产业链。
2.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粮食增产计划,确保产量稳中有增。编制完善并组织实施《张掖现代农业大市建设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新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1万亩,发展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120万亩,扶持民乐建设全省中药材大县,加快推进山丹食用菌产业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分别达到295万亩、225万亩。启动实施新一轮牛羊产业大县建设规划,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15个,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5万头、430万只。建成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0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
3.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推进山丹马营河、民乐大堵麻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肃南大肋巴河、甘州平易河等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组织实施山丹李桥水库除险加固以及甘州大野口河、肃南珠龙关河等7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民乐、肃南等4县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水价改革专项县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建成10万农村人口和师生饮水安全工程。依托土地整理项目和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推进土地流转、中低产田改造,重点抓好民乐县和山丹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
4.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农产品流通组织、运销大户、专业公司和经纪人队伍,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0个。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扩大“张掖玉米种子”、“临泽小枣”、“民乐紫皮大蒜”、“金花寨小米”等产地品牌影响力,力争尽早获得“张掖红地球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积极申报高原夏菜、张掖肉牛、民乐板蓝根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进程,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5.加快新农村建设。总结推广山丹县新农村建设试点经验,继续推进6个“三农”综合试验示范乡镇和新一批“四化”示范村建设。科学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探索农村住房产权化、商品化、市场化路子,统筹农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完成危房改造1.8万户。挖掘一切增收潜力,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推进“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常态化、长效化,全年输转劳动力27万人以上,实现收入30亿元以上。坚持务实创新,深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沿山贫困带为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力争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0%以上。
(四)加快发展生态工业,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以发展生态工业为基本取向,以新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主攻方向,以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1.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工建设总投资200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83项,其中亿元项目36项。确保甘肃汇能、上海航天等11个光电项目,甘肃电投、平山湖龙源二期等3个风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长山子煤矿、山丹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余热发电等14个矿产资源加工转化项目建成投产,力争绣花庙风电场、平山湖煤田南井开工建设。加快总投资162亿元的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建设,确保90万吨原煤矿井、600万吨选煤生产线一期项目建成。力争中储粮1.5万吨玉米种子加工等16个续建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支持黑河水电上市融资,华煤新能源、登海种业等15户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行列,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0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0户。
2.提升园区建设水平。紧紧抓住张掖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遇,支持五个省级园区做好提质扩容工作。科学制定园区规划,完善园区道路、绿化、供排水、电力、通讯、治污等硬件设施。市财政设立2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园区建设、工业项目前期和重大项目贷款贴息;各县区设立生态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打破区域界线,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以统筹共建、产值利税分享为基本思路,在更广领域和范围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举全市之力打造一个产值千亿级的高标准生态工业园区。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控制在省上下达的指标以内。组织实施奥林贝尔生物饲料、昆仑生化淀粉废水高蛋白饲料生产等1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大力实施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加快火电厂脱硝改造、中石油甲醇汽油使用推进工程,按期完成18户小企业关闭任务。积极争取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资金,力争年底前淘汰7户企业的落后产能118万吨,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4.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国家、省上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制定出台支持全民创业的措施办法,大力发展以民生服务业为重点的富民多元产业,培育建成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省、市三级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鼓励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社会资本投资小微企业项目建设,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强化中小企业项目跟踪监督管理,扶持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获得国家和省上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
(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第三产业提质增效
依托“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和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民族、自然资源,把文化产业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深入推进,大力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质增效。
1.打造文化发展平台。紧紧抓住全省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张掖大佛寺文化产业园、滨河新区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为重点,积极谋划一批吸引社会投资、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支持市山水文化旅游公司和其它文化企业投资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娱演艺、动漫设计、生态旅游等比较优势产业,加大祁连玉、剪纸、根雕、刺绣等旅游文化商品开发力度,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35%以上,从业人员达到7500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市级“三馆”、张掖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加大主城区历史文物古迹、遗迹、古民居、古街区保护力度,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体育惠民、健身工程,继续办好重大体育赛事。
2.加快物流通道建设。充分发挥地理资源、区位交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努力把通道经济做实做大做强。积极推进滨河新区物流城、高台县中国西部牛羊交易物流中心、临泽浙商中央商业广场、中石油滨河新区5万吨加油城等42个重点商流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实力强、网络全的物流企业,在物流网络化、信息化、集成化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巩固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建设“农超对接”示范项目,推动县乡农贸市场和恒温保鲜库改造升级,形成比较健全的县乡村市场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发展信用服务、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等电子商务,提升农村信息化和公益性网络建设水平。
3.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打造诚实守信的金融生态文化。落实金融监管和促进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引导金融服务向生态、“三农”、全民创业等领域延伸。认真做好甘肃银行分支机构入驻筹建工作,积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扩大融资渠道。
(六)加快城市建设,完善承载服务功能
1.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按照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完善市区和各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开展城市规划研究,编制城市风貌规划,完成滨河新区火车站站前广场、湿地公园周边等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严格行政规划责任制度,提高城乡规划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依法向人大报告城乡规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加大对规划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城乡规划执行、检查、反馈、违规查处的长效机制。
2.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从建设宜居宜游和打造城市风貌、形成城市特色的要求出发,论证建设一批商业综合体、城市文化综合体等方面的大项目,提升城市建设的规模层次。统筹新旧城区建设,利用新城扩张的有利条件,实施旧城适度卸载,变见缝插楼为见缝插绿,有效增加广场、市场、绿地等城市公共服务活动场所。在强化容积率,建筑密度、高度,绿化率等硬件管理的同时,强化城市的空间格局、建筑特色、风格色彩等软件方面的管理,逐步形成张掖城市建设的鲜明特色,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3.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理顺管理体制,继续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完善以市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以创建管理示范街为引导,严格目标管理,加强队伍建设,配套完善公交候车站厅、公厕、旅游指示牌等便民设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护水平。加强市区交通、市场、环境治理等城市日常管理,规范完善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强化城市环卫、园林、绿化等重点领域执法,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成果,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4.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做优做美五个县城,发展培育特色小城镇,形成功能互补、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创新城市经营机制,有效整合土地资源,盘活城市街道命名权、广告经营权等公共资源,把城市打造成最具发展潜力、竞争优势的区域和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培育发展党寨、新华等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六坝、南华等工业城镇,马蹄、骆驼城等文化旅游名镇,大满、位奇等商贸集镇,充分发挥小城镇聚集辐射功能,城镇化率达到38%以上。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水、电、气、路、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拓建城市道路24条53公里。开工建设滨河新区、山丹城西新区供水厂和民乐县城净水厂。改造配套供水管网39.8公里。建成5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推进市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完成民乐、肃南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开工建设临泽、高台、山丹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加快实施“气化张掖”工程,新增天然气用户1万户,完成4个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任务。加快滨河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市政广场和酒钢集团、八冶集团生活基地等6个住宅小区。积极支持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力做好公路路网改善、建制村通畅、危桥改造等公路建设项目争取工作,加快建设甘祁公路,改造提升高火公路、东乐至六坝公路,力争一批通往旅游景区的道路和通乡公路改造工程列入省上计划,省列通畅工程达到300公里以上,建制村通畅率达到65%以上。加大城乡客运站、货运场设施改造,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开工建设3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滨河新区10千伏配网工程等11个电力项目和移动互联网、光纤入户、物联网建设等380个通信项目,提升电力通讯保障能力。
(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坚持以大宣传促进大开放、大开放促进大招商、大招商促进大转型、大转型促进大发展,切实解决经济内生动力不强,产业性、经营性项目接续不足的问题。把引入大企业、大集团、大投资作为全局性工作和战略举措,作为各级政府发展生态经济、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转型跨越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力争全年引进到位资金130亿元以上,建成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50个。实行“领导干部考核与招商引资硬挂钩”制度,把招商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政府各级干部,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确保招商引资年度任务落实到位。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行业5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在优质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上加大开放力度,大力开展定向招商、精确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和协调服务,力争到位资金占到签约资金的20%以上。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办法和“园中园”特惠政策,实行代办制、例会制和跟踪服务制,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严明的司法环境和人人参与、支持招商的良好舆论环境。紧紧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新增储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趋向的好项目、大项目1000个以上。
(八)加快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1.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积极落实省、市创业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继续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2.6亿元,鼓励支持农村妇女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
2.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认真落实教育发展各项政策,努力推动学前教育求突破、义务教育促均衡、高中教育上水平、职业教育快发展、素质教育见实效。加大项目争取建设力度,投资2亿元完成教育建设项目40个。加快张掖医专并入河西学院进程,提升办学层次,为创建河西大学奠定基础。坚持“凡进必考”和“公开招聘”制度,积极引进重点领域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0项以上,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200个,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400个、新技术100项。继续加大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大力提升新农合保障水平,参合率达到99%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巩固在75%以上。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
3.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落实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新建廉租房468套、公租房394套、经适房704套、城市棚户区改造7888套。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修建住宅1544套。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好老龄妇幼、扶残助残工作,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甘州区国家级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围绕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办好省、市为民承诺的实事。积极培植财源,加大转移支付争取力度,加强税收征管,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最大限度地节约财力,节省行政成本,把更多的资金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上。
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基层在先、服务为先、民生优先,从基础上、根本上、源头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地区改造、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等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项目建设,以项目化运作的模式推动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实现突破。继续抓好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信访积案化解、“两访”问题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重点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公民法律素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快重大自然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县和民族团结进步市建设,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积极做好平抑和稳定市场物价工作。拓展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实行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完成明年的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推进政府科学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效能、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四个一律”,推进政务公开。政府的各项决策能公开、应该公开的一律公开;需要集体讨论、应该由集体讨论的事项,一律交由集体讨论;政务、村务、厂务一律公开;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一律公开征求意见,确保政府决策科学民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公示栏、电子屏幕、勤廉度评价等信息平台,充实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形式,落实公开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满足公众需求。拓宽信息公开途径和渠道,提高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发布能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政府的各项工作真正置于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有效监督之下,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水平的提升。
2.实施“两化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落实“效能风暴”行动要求,以机关“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为载体,以建立健全亮牌服务、明确告知、首问负责、无缺位服务、限时办结、随机评价、过错追究等7项制度为重点,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工作责任,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创造优良的政务环境,树立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3.开展“三项竞赛”,提升能力素质。广泛开展学习竞赛、技能竞赛和工作竞赛,制定各级干部加强学习的具体要求,创新管理方式,打造竞赛载体。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率先推行全员年度考试制度,积累经验,探索模式,逐步向政府工作部门推行。切实增强各级干部造福一方的使命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努力建设务实、严谨、高效、廉洁政府和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队伍,有效提升机关干部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4.强化“三项制度”,促进廉洁从政。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审计监督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深入推进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各级行政首长“一岗双责”的基本要求,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行政问责制度,加大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实事办理、指标完成等全局性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对以权谋私、失职渎职、工作不负责任、推诿扯皮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严防损害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合法权益、损害张掖投资发展环境问题的发生,促使各级干部在其位、忠其职、尽其责,以政风带民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各位代表,当前张掖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为率先转型跨越、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而努力奋斗!